今天是:

交流合作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黄光国教授讲学

受中心谷建岭博士邀请,台湾大学心理学系黄光国教授来我院讲学。

在“克服心理学本土化的五大难题:建构含摄文化的心理学理论”讲座中,黄教授罗列出本土心理学的五大难题:科学心理学(scientific psychology)以及意图心理学(intentionalpsychology)、心理学的文化含摄性理论(culture-inclusivetheories of psychology)、一种心智(universal mind)以及多种文化心态(cultural specificmentalities )、科学哲学的范式转换(paradigmatic switch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文化系统(culture system)以及泛文化维度(pan-culturaldimensions)。在此基础上,黄教授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以西方的科学哲学为工具,建构了普世性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以及“自我的曼陀罗模型”,进而阐述其“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心理学本土化思想。

在“科学哲学与学术创造力”讲座中,黄教授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谈及学术的创造力,先后为我们讲解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经验论、康德的先验理念论以及先验实在论等哲学方面的理论以及影响,着重介绍了从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发展;在黄教授看来,若要发展自身学科的学术创造力,提高科学研究,必须要透过科学哲学的角度来进行,强调了科学哲学在现如今提升学术创造的重要作用。

在“中华文化的第三次现代化”讲座中,黄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中华文化的三次现代化:第一次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是孔门对于《易经》的阐释;第二次中华文化现代化是程朱“理学”一派的“道问学”和陆王“心学”一派的“尊德性”;在第三次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中,我们是要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儒家文化作为主体,吸纳西方文明的精华,尤其是科学哲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建立“儒家人文主义”的学术传统,开创出崭新的中华文明。

这是黄光国教授第二次来我院学术交流。黄教授认为,对于中国本土的学术创造来说,我们应该理性采用西方的科学哲学思想,并将其容纳入我们中华文化思想之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拥有现代学术思想的研究者,我们应该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理性运用西方科学哲学及其思想。

简介:黄光国教授于1976年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创系教授,2003-2005年,担任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会长;2010年,任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会长;现任台湾大学心理学系终身特聘教授。黄教授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科学哲学与方法论、本土社会心理学;他倡导结合东西方文化,以科学哲学为基础,开展社会科学的本土化运动,并以此发展本土社会心理学。

    Copyright 2010-2013 http://www.scusds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楼211 邮编:610064

    电子邮箱:spasdsr@126.com 联系电话:18088366661

    蜀ICP备:12346777号-1号 技术支持:爱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