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学研究

姜晓萍、康传彬:关系-动机:农民工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障碍形成机理研究

姜晓萍、康传彬《关系-动机:农民工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障碍形成机理研究》(治理研究. 2023,39(04)):

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问题不仅会影响民众的公平感、获得感,更是衡量共同富裕的关键尺度。我国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着准入条件的不当限制、服务使用的隐性分殊、供需关系的双向失配等可及性障碍,其形成机理可用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关系-动机”框架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城市政府在压力承载和绩效考量的复合作用下采取策略性妥协,致使供给端的回应力弱化;农民工在斥力感知和底线持存的复合作用下采取消极性适应,致使需求端的表达力弱化;供给端约束与需求端约束双向催化,共同形塑了农民工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障碍。这迫切需要从增强供给端回应力和需求端表达力入手,深化物质资源流和问题信息流的互通互促,以突破农民工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障碍,保障农民工公平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现代化成果。

关键词:

农民工; 基本公共服务; 可及性; 形成机理;



    Copyright 2010-2013 http://www.scusds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楼211 邮编:610064

    电子邮箱:spasdsr@126.com 联系电话:18088366661

    蜀ICP备:12346777号-1号 技术支持:爱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