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得勇在《选举试验与民主观念的扩散——对乡镇直选政治效应的比较分析》一文中指出: 长期以来,社会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制度和观念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个问题被人们称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因而似乎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福山在最近出版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较为系统地揭示了人类自史前文明开始的世界各地的政治秩序发展演进的复杂历史。从该书所分析的人类社会政治秩序的起源与演变可以看到,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令人信服地揭示出整个人类历史中两者之间存在的普遍规律。更多的情况是,学者们往往选取某个特定的社会或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个时段来解释制度和观念在特定的时空领域下的关系。
放眼世界各国的民主化历程,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制度和观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民主制度和民主观念之间的协调和失调,也造就了民主政治处于和谐还是混乱的状态。制度和观念的不相契合,也即民主观念的滞后往往成为影响许多国家民主制度运行质量的顽疾。不过,民主制度和民主观念虽然相互影响,但仍然保持了彼此的独立性,制度发生显著的民主化之后并不会立即导致观念的民主化发生同样的转变,而滞后的民主观念反过来影响着民主制度的稳定运行和巩固。在民主巩固阶段,政治的制度化依然是民主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民主观念成熟与否则成为影响民主制度运转良好和稳定延续的重要变量,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变量。民主制度这台机器缺少了民主观念的润滑,必然运转不良。
戴尔蒙德在分析民主的巩固时指出,民主的巩固意味着所有重要的政治行为者,不管精英还是大众都认为,民主体制与任何他们所能想到的现实的体制相比,都是最正确的、最合适的体制。民主成为“唯一的游戏规则”即唯一的治理社会和促进人们利益的制度框架,成为处理各种问题的习惯性手段。戴尔蒙德指出,巩固民主不仅意味着人们在抽象的原则上支持民主,而且需要人们对民主的宗旨和政治系统的支持,要求国家的宪法和制度按照民主原则来构建,要求人们服从和捍卫这种政治体系
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是:当一种民主制度或者相对更为民主的制度被引进之后,它会对公民的观念产生何种影响。至于民主制度如何发生以及这一过程中民主观念是否发挥了影响将不作为本文的分析重点。为此,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乡镇,因为中国乡镇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政治体制创新,制度的民主化程度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对这些制度变革在人们观念层面的影响,目前尚未有系统的实证研究出现。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以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评估乡镇制度创新的政治效应。